劳动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起诉需要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被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起诉书应当提交人民法院,并按照被告人数制作副本。原告应预交案件受理费。申请缓缴、减缴或者免缴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附贫困证明或者其他材料。当事人需要依法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所需的诉讼材料。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范围(一)一般举证范围
1.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书及送达日期;
2.劳动关系证明;如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就业和雇佣关系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工作起止日期、相关证明或双方的其他约定。
3.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当提供居民身份证;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二)因企业辞退、开除、开除职工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1.辞退、开除、开除职工等决定的通知。
2.根据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处罚,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员工违法违规的相关证据材料等。
4.员工的工资和奖金收入等。
5.如果涉及培训费,用人单位需要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和所需服务年限等。
(三)主张劳动报酬的证明内容
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具体金额等相关证据。
(四)因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1.企业缴纳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相关证明等。
2.员工的工资和奖金;
3.员工工伤鉴定和医疗费用单据等。
三、主管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讼时效的计算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即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